國務院“派活”各部委化解融資難
上一條:外資公司注冊所需材料下一條:沒有了
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一直牽動著國民經濟的神經。長期以來,小微企業處境一直備顯尷尬,急需用錢卻又沒能力拿到錢一直是小微企業主心頭揮散不去的陰霾。不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各部委職責分工,著力迫降企業融資成本。
□發布
國務院明確各部委分工
7月低迷的新增信貸數據發布剛一天,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
從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10條意見分別指向貨幣供應、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企業融資鏈條、不合理金融收費、貸款審批發放效率、銀行考評指標等多方面。
針對近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爬坡時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國務院點名“一行三會”以及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外匯局聯手施策,緩解企業融資難,并給出十條指導意見。
根據《意見》的分工,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維持流動性平穩適度,為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創造良好的貨幣環境。優化基礎貨幣的投向,適度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的力度,落實好“定向降準”措施,發揮好結構引導作用。
對于金融機構,《意見》提出,積極穩妥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特色中小金融機構,促進市場競爭,增加金融供給!兑庖姟愤強調了直接融資對緩解企業融資貴的作用。要求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繼續優化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市場的制度安排。
記者注意到,這份《意見》中有關清理整頓不合理金融服務收費等多項內容已在過去的一個月內陸續在媒體發布,但7月份社會融資成本數據引發業內外強烈反應之后,這份應時而出的《意見》仍然備受媒體關注。
□現狀
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融資成本高一直是小微企業經營中的一個困難,京華時報記者此前采訪過的一些小微企業均表示,其銀行貸款利息支出幾乎達到或超過凈利潤的一半,幾乎是在“為銀行打工”。事實上,很多報告也指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
由匯付中國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與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一份《中國小微企業指數報告》顯示,小微企業有息民間借款的平均額度為26萬元,大額的民間借款平均要付出高達18.1%的利率代價。在有銀行信貸需求的小微企業中,能獲得貸款的比例僅為46.2%。
浦發銀行日前新發布的“新華—浦發長三角小微企業景氣指數報告(2014年半年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度長三角小微企業綜合景氣總指數為105.48,在各種分項指數中,生產景氣指數為134.17,顯示出積極良好的景氣狀態;訂貨景氣指數為129.48,表明小微企業的銷售情況較好;然而融資景氣指數和成本景氣指數均處于“較為不景氣”區間,分別僅為70.71和62.72,顯示出融資、成本的不景氣狀態仍很突出,但相比2013年的狀況已略有好轉。
事實上,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銀行也有難處,上市銀行此前公布的年報和半年報也顯示,在北京、上海、江浙地區、福建和中西部地區總分支機構中,大部分銀行不良貸款上升,資產質量惡化,而不良貸款主要來自中小企業。
華夏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部總經理盧小群坦言,小微企業不良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從各家銀行公布的年報就可以看出來。這既有企業本身的原因,也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前幾年銀行都在做聯保聯貸,但多地出現的“跑路潮”使聯保聯貸的風險不斷暴露,加大了銀行的信貸危機,F在銀行已加強反思。
□舉措多方入手解決融資難
今年7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措并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這次《意見》的出臺,也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落實。此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已經被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所重視,近年來也初見成效。
保監會定制專屬保險產品
為積極響應保險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公開表示,保險行業可以通過給小微企業提供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信用保險為小微企業在貿易活動中提供信用風險保障,通過提升小微企業資信水平,擴大信用銷售規模,從而提高其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貸款保證保險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資信擔保,從而獲取銀行的信用貸款,當小微企業出現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而無力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時,由保險公司承擔向銀行償還責任,從而解決銀行不敢貸、企業貸不到的局面。
金融局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記者日前從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獲悉,初步統計,上半年北京市實體經濟通過貸款、債券和股票等方式合計融資7309.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739.2億元。除了直接融資之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2014年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完成融資74次,募集資金51.8億元;其中本市完成融資24次,融資42.5億元。
此外,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業務全面推進。截至6月末,掛牌企業達58家。目前已完成32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登記托管,組織北京艾萊發喜食品、三博腦科醫院兩家企業分別發行規模1億元和5000萬元的中小企業私募債。
銀行助企業節省財務成本從金融機構角度看,也有多家金融機構布局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浦發銀行自2012年起相繼推出小微企業“房地產抵押循環授信”、“網絡循環貸”等產品,幫助企業節省財務成本,提高了貸款資金的使用效率。北京銀行日前正式向小微企業推出“循環貸”產品,北京銀行通過豐富和完善“小巨人”品牌下各類貸款產品,合理確定貸款期限等,預計為近8000戶小微存量客戶實現續貸循環,資金量近1000億元,節約企業社會融資成本近20億元。廣發銀行透露,該行下半年將邀請“新三板”講師對該行小企業客戶進行掛牌專業培訓。
□融資國十條任務分解說明
1.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人民銀行負責)
2.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負責)
3.縮短企業融資鏈條(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負責)
4.清理整頓不合理金融服務收費(銀監會、發改委等部門負責)
5.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銀監會、人民銀行負責)
6.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銀監會、財政部負責)
7.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銀監會負責)
8.大力發展直接融資(證監會、人民銀行、發改委、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等負責)
9.積極發揮保險、擔保的功能和作用(保監會、財政部、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
10.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銀行負責)
□分析
商業銀行為關鍵一環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縮短融資鏈條、整頓不合理收費等等,都是治表之策,在保持既有貨幣政策不放松的情況下,只有盡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才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根本有效的措施。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認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重要一環在于商業銀行,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75%的存貸比考核也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改革有助于貸款利率下行。不過,銀監會人士表示,在《商業銀行法》尚未修訂的前提下,監管部門只能結合實際優化存貸比等指標,大程度引導資金進入小微、“三農”等實體經濟領域薄弱環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吳慶認為,目前企業融資狀況在逐漸改善,但改善和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未來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近期新批的幾家民營銀行,是增加銀行業良性競爭的重要做法,未來這個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長期的改革方向應是加快發展多層次的股本融資市場。
□延伸
存款偏離制度監測體系初建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中提出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其中指出“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兑庖姟分赋,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研究將其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扣分項。
據了解,存款偏離制度指標主要用于應對銀行“沖時點”。據《財新》報道,某大行3月后五天存款新增8000多億元,而在4月初就少了5000多億元。如何確定存款偏離度指標?銀監會研究局副局長包祖明解釋,這首先需要統計出銀行的日均存款,再以日均為中樞,確定一個合理的上下偏離度。他透露,目前監測體系已經初步建立,將會盡快推出。
包祖明說:“對于銀行來說,企業融資成本高本身是把‘雙刃劍’。融資成本高,雖然銀行收入高,但也意味著風險高。商業銀行在跟企業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如何保持一個適度、合理的融資成本,是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共同追求的目標,既要企業可承受,也要銀行可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