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理財產品被銀行打入“冷宮”
上一條:江蘇進出口好于全國水平 外貿形勢壓力不減下一條:財政部已代發債1200億 平臺公司可借新還舊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上躥下跳,忽而從1178美元/盎司猛躥至1392美元/盎司,忽而從“千四”跌落至1245美元/盎司,國際金價捉摸不定的走勢不僅讓投資者對于黃金市場信心不足,銀行也打起退堂鼓,市面上在售的黃金理財產品明顯減少。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僅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正在募集黃金理財產品。而去年6月底之后,黃金觸底反彈,銀行發行的黃金理財產品數量不少,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等紛紛推出各自的產品。
不僅參與黃金理財產品的銀行有所減少,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些產品的募集規模也少得可憐。例如,某銀行今年5月開始運行的一款雙向區間累積型黃金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0-8%,終成立規模只有4257萬余元,但該行當初設定的募集規模為4941萬元。一位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去年下半年發行的黃金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達標率不及1/3;加上今年金價缺乏明確的趨勢性方向,產品設計難度加大,投資者的購買興趣也不大,因此發行量有所縮減”。
去年,因看好美國經濟復蘇的進程,各投行預測金價弱勢有望貫穿全年。但是,今年一季度,由于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加上國際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黃金卻一改去年單邊下跌的趨勢,開啟震蕩上漲模式,從年初的1178美元/盎司一線直漲至1392美元/盎司附近,漲幅高達18%。但3月中旬之后,金價震蕩下跌,5月國際金價單月更是累計大跌3.8%,創下了年內以來的單月大跌幅,近幾日卻又反彈至“千三”關口上方,這使得許多投資者摸不著頭腦,無論是購買單向漲跌或者區間類產品都有不賺錢的可能。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分析師建議,除非金價出現明顯的趨勢性方向,否則黃金理財產品大面積復出的機會微弱。

- 江蘇進出口好于全國水平 外貿形勢壓力不減
- 經濟轉型期逢政策利好 新銳產業類基金獲“垂青”
- 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傾斜
- 政策“微刺激”,激發市場新活力
- 我省以信用授信方式對“重守企業”開展融資服務
- 今年前5個月 中行為鎮江發展融資63.2億元
- 南京玄武工商分局助企融資26億元同比增長13倍
- 上海市稅務局:稅收政策惠“小微” 局長在線聊“落實”
- 下月起河北小微企業稅收減免“立等可辦”
- 養老金并軌明日正式實施 超3000萬事業編制人員參加社保
- 江蘇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年報試點工作
- 增值稅征收率今起調整 我市企業預計將減負
- 李克強以三個巨大提氣經濟:穩增長政策儲備充足
- 萬億項目多路徑引民資 民企“五味雜陳”
- 科技創新券為中小企業發政策“紅包”
- 融資租賃觸網 風控是關鍵
發表于:2014.06.24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newsthrottle.com,版權歸鎮江百匯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