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期逢政策利好 新銳產業類基金獲“垂青”
上一條: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傾斜下一條:江蘇進出口好于全國水平 外貿形勢壓力不減
“十二五”規劃以來,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目標。伴隨著國內經濟步入轉型期,新興產業更是迎來政策、資金雙面利好,并屢獲基金“青睞”。
據悉,華商新銳產業混合基金正是看好新興產業在轉型期的重要作用,選擇投資于具有新科研成果、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可以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產業;投資于受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方向、對社會進步變革有重要影響,具有強勁競爭力和高速增長前景的行業群體。伴隨中國經濟轉型之路,分享新銳產業帶來的投資收益。
雖然近年來股票市場起伏不定,但新興產業基金卻相應有不俗表現。據天相投顧統計,2013年新興產業基金算術平均凈值增長率接近40%,明顯高于偏股基金15%左右的平均收益。此外,2013年全年收益率在70%以上的基金幾乎全部是新興產業基金。而從今年基金發行市場來看,環保、高端制造、產業升級和醫療保健等新興產業主題投資基金同樣此起彼伏。
分析認為,在經濟轉型之際,新興產業有望成為撬動經濟新增長的杠桿,并受到有關部門大力扶持,相關主題投資基金也將隨之受益。比如5月下旬召開的相關會議提出,將成倍擴大財政新興產業創投引導資金規模,加快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另據《“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披露,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到2020年,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先導產業。
在此背景下,新興產業和新銳型產業股票也迎來廣闊“錢景”。同樣來自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20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22只個股漲幅超過100%,其中11只來自中小板,3只來自創業板,剩余8只屬于主板。而在漲幅居前的個股中,新興產業個股也隨處可見。

- 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傾斜
- 政策“微刺激”,激發市場新活力
- 我省以信用授信方式對“重守企業”開展融資服務
- 今年前5個月 中行為鎮江發展融資63.2億元
- 南京玄武工商分局助企融資26億元同比增長13倍
- 上海市稅務局:稅收政策惠“小微” 局長在線聊“落實”
- 下月起河北小微企業稅收減免“立等可辦”
- 養老金并軌明日正式實施 超3000萬事業編制人員參加社保
- 江蘇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年報試點工作
- 增值稅征收率今起調整 我市企業預計將減負
- 李克強以三個巨大提氣經濟:穩增長政策儲備充足
- 萬億項目多路徑引民資 民企“五味雜陳”
- 科技創新券為中小企業發政策“紅包”
- 融資租賃觸網 風控是關鍵
- 山西出臺“七補五緩”政策 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 余額寶不敵百億貨基 7月收益倒數第四